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公式,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公式举例说明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公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公式的...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变动成本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变动成本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完全成本法:
本期收入:200X500=100000元
本期生产成本:(65+25+10)X600+12000=72000元
期末存货成本:[(65+25+10)+(12000/600)]X100=12000元
本期已销产品成本:72000-12000=60000元
变动性非生产成本:10X500=5000元
固定性非生产成本:8000元
营业利润:100000-60000-5000-8000=27000元
变动成本法:
本期收入:200X500=100000元
变动性已销产品生产成本:(65+25+10)X500=50000元
变动性已销产品非生产成本:10X500=5000元
固定性生产成本:12000元
固定性非生产成本:8000元
营业利润:100000-50000-5000-12000-8000=25000元
两种方法的差额:27000-25000=2000元,存在于完全成本法核算下的期末存货中的固定生产成本,即100X(12000/600)=2000元。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变动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在变动成本法下,只是将变动生产成本在已售产成品、库存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别负担。变动成本法的基本理论和程序揭示了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内在关系。
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方式不同:变动成本法将生产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计算产品成本时只考虑变动生产成本,而固定成本和非生产成本(期间费用)全部作为期间成本。而完全成本法则将所有的制造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都吸收到单位产品上,成本更全面。
应用场景不同:变动成本法适用于短期经营决策,如确定产品售价和产品生产数量等,而完全成本法则更适用于长期经营决策,如进行投资决策和预测盈利能力等。
成本分配方式不同:在变动成本法下,变动生产成本在已售产品、库存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别负担,而在完全成本法中,所有的制造成本都被吸收到单位产品上。
存货成本估价不同:由于变动成本法只考虑了变动生产成本,所以在计算存货成本时,估价必然低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估价。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区别在于计算边际成本的方式不同。
变动成本法只考虑在生产过程中随着产量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工资、能源等,而忽略固定成本的影响,边际成本=变动成本/产量。
完全成本法则考虑所有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边际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产量。
因此,变动成本法适用于短期决策中,只关注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需花费;而完全成本法则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的成本情况,适用于长期规划和决策中。
企业应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法来进行决策,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成本数据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区别主要有三点:
1、产品成本内容构成的区别,变动成本法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完全成本法还包括固定制造费用;
2、“成产品”与“在产品”存货估价的区别,***用变动成本法时,期末产成品和在产品存货并没有负担固定成本,其金额必然低于***用完全成本法时的估价;
3、盈亏计算方面的区别,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等于按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
此外,变动成本法也称为直接成本法、边际成本法,而完全成本法要求把全部成本按其发生的领域或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变动成本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变动成本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非盈利性质,与其它任何公司或商标无任何形式关联或合作。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